2017年11月24日下午三点,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哲学学院主办的“重读《资本论》系列讲座(系列活动之二)”学术讲座在光华西主楼2501室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仰海峰教授就“关于商品的哲学思考”做了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讨论。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汪行福老师主持,我院近三十位师生参加讲座。
仰海峰老师主要从“为什么不是物而是商品成为马克思哲学的起点”、“商品——从质到量的转变”、“抽象劳动与商品世界的形式化”这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仰海峰老师强调,马克思哲学用“商品”这一范畴取代了传统哲学所讨论的“物”,是与具有传统哲学决裂的标志,这也是《资本论》开篇就将商品作为思考起点的深层原因。商品体现了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抽象。随着商品生产的普遍化,“物”的物性不再重要,交换价值逐渐开始支配使用价值,这正是“物”向“商品”的转化。传统哲学拘泥于物的外在性存在,并未洞察到物的商品规定性,而使哲学空留一个直观的物的外壳、丧失了社会历史批判的维度。商品既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在商品交换普遍化之后,使用价值成为了商品外在的东西,交换价值反倒成为了商品固有的、内在的“本质”。形式化的量成为了商品的本质,这是商品普遍化社会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翻转。当商品的规定由质向量转化时,商品之间才得以表现为更大范围的等价交换,这时,起到衡量等价功能的“第三种东西”——劳动产品便跃入了我们的视野。各种具体的劳动之所以可以化为相同,是因为其同时还是“抽象人类劳动”,这种抽象的一般劳动就是社会存在的本质规定。伴随商品生产的普遍化,整个社会的劳动都被抽象为同质化的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也发生了社会存在论意义上的颠倒。仰海峰老师认为,资本主义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发展,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生产逻辑对资本逻辑的支配。物从质向量的转变、交换价值对使用价值的支配、劳动的抽象形式对劳动的具体形式的统摄,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已然成为了形式化的结构。仰海峰老师重申,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不能仅仅从单一的经济学角度切入,而应该重视从“哲学-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分析。
讲座后,主讲人汪行福老师与仰海峰老师分别与聆听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