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收藏本站|设为主页

国内学术会议

 

哲学与人类文明——上海市哲学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简讯
发布时间:2012-08-23       访问次数:63

哲学与人类文明

——上海市哲学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简讯


    继20111226日召开“第一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之后,上海市哲学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于2012820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哲学与人类文明”。出席本届论坛的正式代表共有30多人,分别来自上海市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报刊杂志社。


    该论坛委员会召集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主持了本届论坛“会长致辞”和“主题发言”。该论坛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吴晓明教授致辞。他首先强调本届论坛主题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当今世界与中国发展使之显现的结果,是中国经被动向西方学习转向主动思考的结果;其次,他强调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中国有着自己的固有传统,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面临着再度青春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他指出理解和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应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本届论坛共有六位学者主题发言。该论坛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何锡蓉研究员从哲学与人的生存自觉角度并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生存智慧,对当今中国生存危机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哲学不论理念论还是生存论都不能解决人的生存危机问题,倡导天地人统一的中国哲学可提供有益的启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马拥军教授以驳斥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为出发点,澄清了资本时代的“自我意识”哲学中人与对象的颠倒状态,并从理论上阐发了超越这种颠倒状态的可能性。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余治平研究员指出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霸道”本质,认为中国发展应超越但不能绕过现代化,但应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汲取养料。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王平副教授指出,面对资本文明单一化模式中国应该如何走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并说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可取之道。上海理工大学社科学院胡绪明副教授认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得对理论的需要凸显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视角为这一需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物化批判、工具理性批判等仍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瑶梅副教授首先指出当代文明发展遭遇了财富增长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瓶颈,在当今中国它表现为如何寻找市场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平衡点,为此她比较了“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她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解决以上难题。


    王凤才教授对六位学者的发言逐一点评后,对该论坛做了展望和要求。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上海市哲学学会“中青年学者论坛”建设成为上海市哲学届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关注现实平台。他强调学术研究要努力做到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统一,学术是基础、思想是灵魂、现实是目标。当然,关注现实不是扎进实际事务中,而是与现实拉开一段距离关注现实。另外,他还从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文明论的不同类型、文明发展模式等角度对本主题进行了阐发。


    《学术月刊》总编田卫平编审主持了本届论坛“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在该时段,许多学者围绕着论坛主题从不同视角做了精彩发言。例如,该论坛顾问、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师大陈卫平教授从切身感受出发提出了两点问题:一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五四以来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二是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一些评价的学术根底何在。该论坛顾问、上海市哲学学会秘书长、上海电力大学李家珉教授则谈到了文明发展模式应如何以哲学的语言表达出来,他认为这涉及到对现代性问题的中国式表达,这种表达应该是哲学的而非政治的表达,而且这种表达应该渗透个性化体验。另外,还有许多中青年学者围绕着论坛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田卫平编审说,哲学应该关注现实,不应在时代变化、社会变动面前“失语”,哲学学者应该将自己对社会的反思表达出来。

周爱民祁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在线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 Workers World | Marxist-De Leonist Literature Online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602  电话:86-021-55665645  邮编: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