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27日,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主办的“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理念、实践和战略”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 2401 举行。来自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与了本次工作坊。
汪行福教授主持开幕式。Jan Turowski教授作了开幕式发言。在发言中他指出这次工作坊是一项长期合作的开端。此次工作坊主题开放,目的是为了学者了解彼此的研究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他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议题,如如何实现社会自由、如何理解社会自由的多元性、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实现权利的途径,国家的角色、任务和限度等等。
第一场会议由孙向晨教授主持。Michael Brie教授的发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他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的40年代通过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对于“批判”概念的重解形成的理论范式;其次他指出这个理论范式如何在《资本论》中发展为既把握住资本主义的复杂结构和内在危机,又能表明其内在蕴含的通向下一个环节的可能性的分析方法;最后他谈到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他认为,虽然马克思超出了黑格尔,能够把握住复杂系统内部自我否定的趋势,但是马克思解决方式却是彻底抛弃这个系统,这并不能带来问题的真正解决。赵敦华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谈到不能将马克思的理论理解为是一种客观规律,更不能试图通过规律推出历史;其次他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的问题;最后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分析当代世界的意义。之后茶歇期间,与会学者在光华楼前合影。
第二场会议由郇庆治教授主持。Claus Thomasberger教授首先强调社会主义也需要面对如何管理复杂社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被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而在今天需要找到新的途径。然后他分析了战后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从社会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两个阶段,并通过分析08年危机前后的欧盟表明仅仅依靠市场是不够的。最后他指出片面坚持市场损害了民主,当今社会主义者的立场则是要将市场竞争置于民主的控制之下而非相反。孟捷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及其多重的含义,并强调国家权力构成了生产关系这一特点。Isabella Weber博士在发言中梳理了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之间关系相容和不相容的两种观点,并提出借鉴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的可能性;她同时还认为,价格双轨制不仅仅是一种转型时期的手段,而是国家对于市场干预的中国特色的方案。
第三场会议由Michael Brie教授主持。邹诗鹏教授在发言中梳理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方案,强调全球化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义。他特别关注了08年危机以来的逆全球化趋势对于原有的社会主义关于全球化的理论所提出的挑战,并展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可能性。郇庆治教授梳理了欧洲经济的“绿色转型”过程中左翼政党的参与和演变进程。他重点分析了绿党、左翼党和社会民主党三个政党的绿色转型方案,并对此作出评价。张寅博士则在报告中讨论了斯宾诺莎与集体主义的问题。他首先强调了在斯宾诺莎理论中存在、力量和权利的共广延性。其次他分析了对于斯宾诺莎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解读。他着重分析了集体主义路向的三种解读,并通过与身心关系的类比强调集体行动中有不能被还原为个体的要素。
第四场讨论由赵敦华教授主持。孙向晨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作为“社会共识”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在中国,在49年以前的“社会主义”起到批判的作用;在49年之后,“社会主义”起到指导建设的作用;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由于其反对资本主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而成为三种主要思潮的共识,起到价值底线的作用。唐文明教授阐述了现代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他首先梳理了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四个阶段,并表明儒家思想家都认可社会主义思想。其次他讨论了“儒教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内涵。吴新文教授在发言中关注了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他强调,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因而在近代转向社会主义。其次他分析了中共的社会主义模式,并强调其中反资本主义和启蒙的要素,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五场报告由Claus Thomasberger教授主持。周展安博士和鲁绍臣博士分别发言。周展安博士的发言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他强调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除了关注马恩以外,来自俄国、日本和中国自身的种种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第二部分中他通过对于熊十力的分析探讨了儒家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补充意义。鲁绍臣博士在报告中分析了两种社会主义,一种是文化视角主义,另一种则强调必然规律。他同时也指出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调和的。
第六场报告由唐文明教授主持。汪行福教授在报告中讨论了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他首先指出,恩格斯并没有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而是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其次他通过援引康德对于两种自由的区分表明,马克思的自由不是对于规律的认识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张双利教授在报告中首先讨论了在当代来自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的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批评。其次她从两个层次谈到这种批评对于理解当代中国道路的启发:一方面要在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这样三个环节中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市场经济难题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难题。
第七场报告由吴新文教授主持。吴晓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用自由这个概念理解社会主义过于抽象;需要坚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辩证法的方法,即把握社会主义作为主体的自我运动。曹锦清教授在发言中通过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程,并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社会主义理论视为是在出现名实不符的情况下,通过重新解释四项基本原则来使得名实重新相符的努力。
张双利教授主持了最后的圆桌讨论。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这次工作坊的成效,并对未来进一步的合作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