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收藏本站|设为主页

国内学术会议

 

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 ——上海市哲学学会第八届“中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18-12-28       访问次数:643

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

——上海市哲学学会第八届“中青年学者论坛”

说明:C:\Users\admin\Desktop\wyn\20181225工作\通讯稿加整理照片\12月21日“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照片整理\全景 (2).JPG


20181221日,上海市哲学学会第八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以题为“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501会议室成功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上海市高校的十多位中青年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还邀请到了外省市高校与出版社的著名中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家,如夏莹教授、蓝江教授等。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主持,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致辞,他代表上海市哲学学会表示感谢,感谢远道而来的外地专家学者和本地高校中青年学者的支持。通过对比上世纪最后十年普遍的意识形态话语,他强调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极具现实性,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说明:C:\Users\admin\Desktop\wyn\20181225工作\通讯稿加整理照片\12月21日“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照片整理\夏莹.JPG

论坛的第一个环节由来自清华大学的夏莹教授作主题报告。夏莹教授围绕着刚刚出版的新书《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首先简要介绍了该书的写作动机、背景以及该书的主题;其次,通过介绍书中四个有趣的主题(猜想马克思丢失的手稿《克莱安泰斯,或论哲学的起点和必然的发展》的可能性内容,阐述青年时期马克思对哲学的界定,以及追问马克思为什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不谈自由,谈解放,认为马克思并非发现而是“创造”了无产阶级),详细讲述了青年马克思如何在理论上努力尝试切入现实。最后再次强调马克思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启发或许是帮助我们“真正领悟,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物。”

说明:C:\Users\admin\Desktop\wyn\20181225工作\通讯稿加整理照片\12月21日“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照片整理\6.jpg


论坛第二个环节由来自人民出版社的崔继新主任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马拥军教授指出,他完全赞同夏莹教授指出的马克思对抽象自由概念的批判,他认为马克思批判的自由,其实质是以财产私有为基础,该自由是短缺经济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的问题已经不是财富的相对过剩,而是绝对过剩了,因此不能再用适应短缺经济时代的核心理念指导当下社会的发展,而应该变化话语,如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理念指导过剩经济时代的发展问题。来自东华大学的王治东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回应时代的需要问题为切入,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作为一个整体,应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做好从教材语言到课堂语言的转化,夏莹教授的新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蓝江教授就夏莹教授的报告谈论了自己的启发,他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大众通过手机只倾向于阅读短平快的文章时,我们应该在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多创作适合大众阅读习惯的作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冠军教授指出,我们在解读马克思的思想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这不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而是一种更新,一种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他还指出对马克思“起源学解读”的重要性,他认为或许马克思思想在21世纪新的生长点就在于这种解读方式的使用,夏莹教授新著中就使用了这种解读方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财经大学陈忠教授指出,马克思在当代的生命力或许体现为我们不需要通过强调回到马克思,也能回到马克思,因为马克思就寓居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之中,因此他强调真正回到马克思,也许无需借助许多涂层,只需直面现实。

说明:C:\Users\admin\Desktop\wyn\20181225工作\通讯稿加整理照片\12月21日“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照片整理\5.jpg


论坛第三个环节由王治东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吴猛副教授围绕马克思早期的自由观,指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其实阐述了一种真正的自由形态。他指出,马克思试图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外在关系而扬弃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扬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这种解放就是人不再被分裂为作为市民社会中自私自利的人与作为国家公民的具有普遍性维度的人,而是人作为政治的人的一种复归。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谢静副教授通过分析当代的异化现象,指出马克思在我们时代仍然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来自复旦大学的户晓坤副教授介绍了21世纪俄罗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状况。她指出,经过极端诋毁和客观反思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作为非官方意识形态重新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以奥伊泽尔曼为代表的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布兹加林、科尔加诺夫等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学派, 重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成为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及其理论特色。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后李丽反思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她认为在反思美好生活时,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二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伦理秩序是好的?三是处于社会中与他人同在的人,在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究竟该如何相处?她指出,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些问题,认为他的民主伦理学能够解决人与他人共在的问题。来自同济大学的周爱民助理教授,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内在批判方法,谈论了如何理解切入现实的主张。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阐述的内在批判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阐述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同时他也认为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困境,他指出当代批判理论家克里斯托弗·门克的规范的矛盾思想能够为解决难题提供理论资源。

说明:C:\Users\admin\Desktop\wyn\20181225工作\通讯稿加整理照片\12月21日“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照片整理\王凤才.JPG


会议闭幕式由吴晓明教授主持,王凤才教授作了本届论坛的总结,他高度肯定了上海市哲学学会中青年学者论坛这个平台的重要性,认为本届论坛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复数而非单数,一个马克思有四种不同的形象:哲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人类学、革命政治学,并贯彻着四大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实践精神、乌托邦精神。他认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五条阐释路径:国外马克思学、国外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后,他指出了这些阐释路径所形成了十大热点问题:MEGA2编辑出版研究;MEGA2中的马恩关系研究;《资本论》重新阅读到重新阐释;马克思形象重新塑造;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与阶级问题;新自由主义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分析;现实社会主义批判;从新社会主义到新共产主义。

  

(撰稿  周爱民; 摄影 李灵婕)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在线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 Workers World | Marxist-De Leonist Literature Online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602  电话:86-021-55665645  邮编: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