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政治与族群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19年7月13-14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与价值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生命政治与族群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邹诗鹏教授、王新生教授为本次会议负责人。来自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胡业评、王新生、João J. Vila-Chã主持,并深切缅怀了沈清松先生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13日上午的会议主要从“生命政治与现代性”以及“生命政治与人类共同体价值”展开,会议分别由孙伟平教授、Kunchapudi Srinivas教授,龚群教授、Dariusz Dobrzański教授主持。João J. Vila-Chã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生命政治与权力的模糊性”,王天恩教授从“现代性、生命政治与信息政治”展开论述,蓝江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生产与治理:生命政治的视差之见”;孙伟平教授以立足“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讨论,Astrid Vicas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人类学和民族学与福柯相遇:生命权力、分层、排斥、权力和权威”,林青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学”,与会学者分别就主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13日下午的会议分设两个分会场依次展开讨论。第一分会场讨论主题分别是“犹太人、解放话语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民族认同”,由张寅与洪子云,张梧与陆凯华主持。Dariusz Dobrzański的发言题目为“《文学新闻》杂志关于犹太人问题与反犹主义的话语”,陆凯华的发言题目为“无政治权利的政治权力——再论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反犹立场’”,张米兰的发言题目为“民族主义研究的类型考察”;Kunchapudi Srinivas的发言题目为“重建民族国家背景下的生命政治”,洪子云的发言题目为“查尔斯·泰勒关于民族主义和族群认同的讨论”,Kim Jayson G. Villezca的发言题目为“去菲律宾化的菲律宾民族主义的生命[语言]—政治”,Olayiwola Victor Ojo的发言题目为“非洲的政治竞争和民族认同:对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见解”。
第二分会场主题分别是“生命政治与族群政治”,“生命政治的理论资源”,由蓝江与何善斌,闫婧与Abey Koshy主持。张梧的发言题目为“从族群政治角度反思生命政治范式——对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论的批判性解读”,Geetesh Nirban的发言题目为“《博伽梵歌》中的瑜伽意识:作为印度民族认同的精神气质”,闫婧的发言题目为“反身性自我认同与认同的运动——吉登斯与卡斯特的认同理论比较”;李嘉弘的发言题目为“福柯论对自我的治理和新自由主义”,梁冰洋的发言题目为“施蒂纳个人无政府主义中的生命政治维度”,关山彤的发言题目为“哈特与奈格里对马克思思想的承继——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生命政治批判”。两个分会场分别就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14日上午的会议分别由胡业评与João J. Vila-Chã,王新生与Astrid Vicas主持。龚群的发言题目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复兴”,邹诗鹏的发言题目为“族群实践中的生活政治智慧”,王新生的发言题目为“伊斯兰诞生的启蒙维度”;Abey Koshy主要从“对德勒兹与加塔里的思考”中展开讨论,何善斌的发言题目为“健康与敌对的社会分化”,张寅的发言题目为“生命权力之外的过度权力”。
会议闭幕式由邹诗鹏与胡业评主持,两位在闭幕式致辞中分别表达了展开长期交流合作的愿景,希望为学术界、人类文明的进步尽绵薄之力。
撰稿人:梁冰洋